運輸需求難有好轉讓沿海運價持續走低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周度報告,沿海散貨運輸市場供需失衡局面延續,行情依舊低迷,運價持續走低。5月2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996.79點,較前一周下跌1.7%。其中煤炭、糧食運價均有下滑,原油、成品油運價保持平穩。
此外,國內煤炭需求依舊弱勢運行。一方面煤炭消耗仍無法擺脫之前的蕭條局面,天氣溫度適宜、南方水電充裕持續抑制發電需求,上周沿海主要電力集團煤炭日耗基本低位運行在60萬噸以下。而電廠庫存持續升高,并不斷刷新年內最高位,截至5月23日,沿海主要電力集團合計電煤庫存攀升至1,425.3萬噸,可用天數也基本保持在24天以上。下游高庫存、低日耗的窘境抑制了港口出貨,目前北方港口錨地船舶數量及已辦手續船舶數量均下探至低位水平。市場貨源稀缺依舊,運力需求持續疲軟,沿海煤炭運輸供需失衡仍無緩解之勢。
另外,沿海煤炭運價已基本下跌至歷史低位,嚴重的供需失衡使得市場更是有價無市,因經營壓力被迫停運的船舶明顯增多。5月2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1,047.34點,較前一周下跌2.7%。中國沿海煤炭運價指數(CBCFI)中,秦皇島-上海(4-5萬dwt)航線運價為23.2元/噸,較前一周同期下跌1.7元/噸;秦皇島至張家港(2-3
萬dwt)航線運價為28.2元/噸,較前周同期下跌1.8元/噸。華南地區近期出現連續強降雨天氣,不僅導致卸貨效率降低,而且煤炭質量也有所下降,引起成交量減少。5月23日,秦皇島-廣州(5-6萬dwt)航線運價為32.7元/噸,較前一周同期下跌1.9元/噸。
由于宏觀經濟面總體偏弱,鋼材終端需求的釋放較為有限,鐵礦石采購需求弱勢難返,運價低位運行的常態難以得到改善。5月23日,沿海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895.11點。其中青島/日照-張家港(2-3萬dwt)航線運價為26元/噸,與上周持平。
目前北方港口糧食庫存低位,尤其好糧稀缺導致沿海糧食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船只需待港3至5天才能靠港裝貨,部分船期有所延后,運費一再走低。5月23日,沿海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745.08點,較前周下跌3.1%。后期隨著國儲拍賣進行,行情有望隨著貨主裝船積極性的提升而有所恢復。
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工廠開工率降低、以及新能源的替代均嚴重沖擊成品油消費市場,柴油需求難有明顯改善。而煉廠也仍處于檢修高峰期,主營單位汽柴油資源供應也有所減量。5月2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原油貨種運價指數為1,597.13點,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為1,215.4點,均與前一周持平。
|
4月份中國前十大港口吞吐量較同期增長超7%
據新華社報道,4月份中國前十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7%,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外需將呈現緩慢持續增長的標志。但該數據卻與同期外貿數據形成了“倒掛”。
據中港網統計的初步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前十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而相比今年4月的出口數據,呈現倒掛現象。專家表示,受國際市場大環境影響,外需將呈現緩慢持續增長的態勢。專家還指出,該現象與去年同期中國外貿數據統計方式等多因素相關。
中港網統計的初步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前十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7%,3月份的增幅為6.5%。而海關總署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
針對4月港口吞吐量和4月外貿對比后出現的倒掛現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表示,這與去年同期中國出口數據存在一定程度虛報有關。
2013年4月10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發布會上表示,因為內地和香港在貿易統計做法上的差別,兩地貿易統計數據存在差異。但他同時承認,一些企業通過貨物的出口帶來資金的流入,來套取內地與香港人民幣利差的現象已經引起了海關總署的關注。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則認為,港口吞吐量的上漲與出口結構發生轉變有關。近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多,運輸方式多樣化發展,“一路一帶”的開展,都是促進因素。出口的貨物量大,但貨物的附加值不一定高,這也極有可能是造成倒掛現象的原因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電子產品、家具和服裝等大部分制成消費品的出口都是通過集裝箱運輸的。中港網統計的數據印證了中國良好的貿易數據,也是中國經濟放緩趨勢已接近尾聲的最新跡象。
李健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這表明外需正在恢復。但由于世界大環境不好,美、日以及歐洲等地經濟都在緩慢復蘇,未來外需的增長速度將呈現緩慢持續增長的態勢。
白明也認為,該數據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外需市場的穩定,但這只是初步的判斷。白明表示,海運畢竟只是出口運輸的一種方式。隨著歐亞大陸橋的建立,非海上運輸方式也會起到重要作用。他同時指出,美國、除希臘外的歐洲國家的經濟形勢大多在好轉,這些國家的訂單量必然會增多。但對此跡象要冷靜判斷,因為這些國家自身的企業也會消耗掉一些訂單,國際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所以,中國實際獲得的訂單量、實際出口量和出口價值將成為估量中國出口能力的重要標準。
|
上海港4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02.2萬個20尺柜,增長6.9%
據新華社報道, 4月份,上海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6,765萬噸,同比增長2.1%,全港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3,449.6萬噸,增長9.5%,全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02.2萬個20尺柜,增長6.9%,創下單月完成額新高。其中,水水中轉完成144.7萬個20尺柜,占總量的47.88%。洋山深水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5.86萬個20尺柜,增長3.2%。大宗散貨吞吐量有所回落,外貿形勢保持穩定。
不過,雖然集裝箱吞吐量創下單月新高,但受到包括煤炭、金屬礦石及鋼鐵在內的大宗散貨的回落影響,全港4月份貨物吞吐量并未有大的突破,僅略高于去年同期,較上月有小幅回落。
|
1至4月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汽車2,407輛大幅下滑27.4%
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憑借國產汽車性價比優勢,中國汽車源源不斷通過新疆口岸輸送至中亞國家。然而新年伊始,周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關稅和貨幣匯率調整措施,以及俄白哈關稅同盟原有技術性貿易措施分步實施,使得今年以來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汽車出口呈現大幅下滑態勢。
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至4月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汽車2,407輛,貿易額5.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7.4%和38.9%。其中,汽車主要出口至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業內人士分析,俄白哈叁國海關聯盟自去年發布的諸多技術性貿易措施引發叁國進口商恐慌,減少了對中國國產汽車的進口。此外,全球經濟不景氣,中亞市場經濟疲軟及貨幣匯率的調整,導致購買力急劇下降,也是造成新疆霍爾果斯汽車出口下滑的原因之一。
目前,新疆商務部門已與12家有關部門,從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減輕企業的負擔、幫助企業應對貿易摩擦、完善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及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多個方面,支持企業平穩度過難關。
霍爾果斯口岸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公路口岸,也是新疆最大的汽車出口通道。2012年,汽車出口占到霍爾果斯口岸出口總額的七成以上。
|
廈門口岸成功處置一起進境空集裝箱攜帶毒氣事件
據新華社廈門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東渡檢驗檢疫局最近成功處置一起進境空集裝箱攜帶毒氣事件。
4月下旬,東渡局檢驗檢疫員小原在例行開展集裝箱檢驗檢疫時,一進入箱號為CBHU2998693”的集裝箱,頓感箱內氣味異常,眼結膜、上呼吸道因強烈刺激產生流淚、燒灼等癥狀,她隨即關閉箱門,施加封簽,設立警戒標志,并對集裝箱開展溯源調查。在尚未明確氣體種類的情況下,根據突發化學恐怖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東渡局立即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現場工作組:專業人員身著防護服,佩戴全面罩型防毒面具進入警戒森嚴的集裝箱,ChemPro軍事毒劑檢測儀隨即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儀器顯示屏出現骷髏型警告標志。
據東渡局了解,該空箱屬于中遠公司,上一航次裝載“凍鯊魚翅”,由荷蘭鹿特丹港啟運,于香港卸貨拆空后,作為周轉空箱輸入廈門。由于儀器提示箱內氣體為工業有害物質(TIC),數據庫比對指向氨氣、氯氣兩種有毒氣體,雖然濃度半定量顯示達到中高濃度,專家組結合首次查驗情況、集裝箱背景資料,基本排除突發化學恐怖事件可能,解除警戒,按日常應急處理方案進行處理。隨后,東渡局聯合廈門市環保部門到現場進行進一步確認,分別使用快速檢氣管法和電化學傳感器法分析后發現,確認空箱內氣體為氨氣,濃度約為27毫克每立方米。
東渡檢驗檢疫局表示,空箱不“空”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口岸部門保障國門安全的突出問題,存在疫情疫病、生物入侵、核生化恐怖、走私貨物等不確定風險。毒氣殘留在空集裝箱里,更容易造成重要事故,危害物流、執法、收貨等環節不確定人群的健康安全,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檢驗檢疫部門將筑牢第一道防線,進一步加強風險分析和對船公司的源頭管理,保衛人民和國家的生命財產安全。
|
南寧海關駐玉林辦事處6月3日起推行無紙化通關
據新華社報道,南寧海關駐玉林辦事處舉行“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業務推介會,就通關作業無紙化模式進行了深入介紹,轄區15家主要企業代表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從今年6月3日起,根據南寧海關的統一部署,玉林辦事處將全面開始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改革范圍覆蓋轄區所有B類及以上的進出口企業,轄區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都在此范圍內。
據南寧海關玉林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革后相比傳統的有紙報關,企業在時間和交通成本方面大大縮減,足不出戶便可完成所有海關通關手續,有利于企業提高工作效率,節約通關成本。海關方面也將有效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提升轄區貿易便利化水平。
|